|
大家别提中国式的英语,教全民学英语的李阳竟然是伪君子,幸好我没怎么跟着他学英语,相当年这货带年全民男女老少学英语那个风光了,去年一个家暴让他成了岳不群。
第一个听的语言当然是我本地的语言,比较杂了点,说是东北话吧,但没东北话正宗,不是东北话吧,有时候比东北话还地道。我那地方地属于内蒙古东北部,相当于住在省线了。所以吧,东北话+当地语言=结合出来的语言。比较常用的词有哎呀妈呀、杀愣的、DER了呵的、不DER能死啊,还有个就是叫人名为了省事,只叫第一个姓外加最后一个字。例如:赵本山,我们那如果叫的话,直接叫赵山就行了。
第二个听的是山东话,当时不知道这就是山东话,山东话也是因为填个人简历时籍贯,不知道填哪个时,就问了下家里长辈,家里人说填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的都行,我就分别问他们出生在哪,原来我姥姥出生在山东,难怪姥姥的娘家人说的话好奇怪,那些人我应该叫舅姥爷和姨姥。他们多数出生在山东,迁到我们这边一些乡音改不了,最明显的是他们人字念不标准,喜欢念成yin(银)。如认识两字他们说成银识。
第三个听的是四川话,这个说四川话的是教我们小学自然课的,就相当于化学的幼儿期,做各种实验,当时听的云里雾里的,无法形容,大家可以参考邓爷爷如何说话的。听了几年这种话,以至于我看四川台演的电视剧就想到这老师那种特标准的四川话,三个电视剧印象最深,《唐肥肠传奇》、《山城棒棒军》、《傻儿司令》。说四川话的老师我估计是当年去我们那地知青,留下来扎根了,没有返城,个别知青还算对人生负责的,除了他还有几个老师也是外地知青,留下来当老师了。
第四个听的是内蒙西部的话,那语言听的更难懂,因为我一个表妹和父母去西部了,四年后回来了,竟然普通话不会说了,我一个字也听不懂,那表妹经过一个星期才重新会普通话,这个语言的特点喜欢说一句话在结尾加个的拉,例如:普通人说,你干什么去。他们得这么说:你干什么去的拉。过了几年我也去我表妹生活好几年的地方,终于知道表妹离开家四年回来后普通话都不会说了,满大街没几个说普通话的,全是西部话,我想学校老师估计也是一口西部话的教着学生。那地方最早叫东胜,后来改名叫鄂尔多斯。
第五个听的是包头话,这地方也偏西,但西部话不明显,应该属于内蒙中部吧,中部话听起来还凑合,如果语速快的话那就听不清了。这包头常用一个字,“球”,如,球货,球相,球也拦不住,记住球不是那个球,球相当于一些事。或者形容词。
第六个陕西话,因为上包头上学了,那个学校不止内蒙各地的人,还别外省的,其中陕西的居多,有时候两陕西人在一起说乡音,我们根本听不懂,不过陕西人和我们内蒙人不说陕西话,直接说普通话,转的可快了,头一秒说着陕西话,下秒立马成了普通话。这陕西话特点还没找出来。因为陕西话也有好几种,分不清。
第七个合肥话,这个合肥话语速特快,有点b-box的感觉,在合肥呆了不到2年只抓住小小的特点,他们说话时喜欢带个肉字,不知道是不是听错了,在合肥和当地人处的不是太好,这也是没呆太久的原因之一。
第八个广东话,是去年10月去买火车票,我边上竟然有个民工,来了句买张深圳票,我一听就笑了,这不是香港片里常出的这种话吗,终于当面听到了。粤语话啊,电视听的和当面听的感觉真不一样。真实的很。 |
评分
-
2
查看全部评分
-
|